健康园地

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园地>健康宣教

带您了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7-09-13作者:点击:

分享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下称OHSS)是指诱导排卵药物刺激卵巢后,导致多个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过高及颗粒细胞的黄素化,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情况。OHS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可能与促排卵药物刺激后,卵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前列腺素合成过多、白细胞介素及炎性因子释放等有关。


        文献报道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过程中,中度OHSS发生率约占3%~6%,重度 OHSS 发生率为0.1% ~3% ;而在具有高危因素的不孕症患者中,OHSS的发生率甚至高达20%。与OHSS有关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轻(<35岁)及多囊卵巢:年轻患者的卵巢有更多的促性腺激素受体,当外源性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时,卵巢更容易发生过激反应。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更敏感,患者使用促排卵药物后,有大量的窦卵泡募集,OHSS发生的风险增加。

(2)卵泡数目:注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促排卵时,刺激卵泡数目过多,则OHSS发生率增加。文献报道获卵数在20~29个和>30个卵子的周期中,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分别为11.4%和22.2%。

(3)早孕期内源性HCG分泌:高水平的HCG增加OHSS风险,多胎妊娠HCG水平较单胎者高,因此更容易发生OHSS。IVF妊娠妇女因增加了外源性HCG的使用,OHSS发生风险更高,约为未妊娠者的2~5倍。此外,妊娠内源性HCG增加,OHSS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妊娠OHSS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均明显高于未妊娠患者,行腹腔穿刺放液的概率也明显升高,白蛋白用量也显著增加。当OHSS的症状经积极治疗后无缓解,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进行治疗性终止妊娠。


OHSS的发生又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OHSS 是由于注射了外源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注射 HCG后3~7天,晚期OHSS主要是因为胚胎移植后妊娠产生内源性的HCG引起,多发生在注射HCG后12~17天。OHSS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但 HCG是OHSS发生的重要诱因,而妊娠导致内源性 HCG 分泌,会加重及诱发OHSS。因此放弃新鲜胚胎移植并将优质胚胎冷冻保存可减轻早期OHSS的程度,并防止妊娠后OHSS的发生。而冻融胚胎移植是否影响其后的妊娠结局是患者及生殖专家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OHSS分轻度,中度,重度。轻度OHSS临床表现不明显。中度OHSS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B超提示卵巢增大,直径5~12 cm,伴大量腹水,血生化通常无明显异常;重度OHSS腹痛腹胀症状加重,伴有少尿、水肿,张力性腹水,超提示大量腹水,伴或不伴胸水,卵巢大小不等,血红细胞压积(HCT)>45%,白细胞(WBC)计数>2.5万/mL,血肌酐在1.0~1.5mg/dL,伴有肝功能损害。


       收住院治疗的患者均为中、重度OHSS,因轻度的OHSS具有自限性,可以在门诊进行严密随访观察,如病情加重需及时收住院治疗。
       总之,OHSS的预防远较治疗更为重要,需因人而异,生殖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如个性化地处理HCG的扳机剂量,卵子体外成熟、取消周期、自然周期/冻胚移植等,均有助于OHSS的预防和预后,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预约挂号

留言咨询